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|
生活、艺术、画家的眼睛—单应桂教授在北大百年讲堂学术讲座 |
作者: 文章来源: 点击数 544 更新时间:2011-7-26 0:07:37 文章录入:admin |
|
单应桂教授在北大百年讲堂学术讲座
今天所讲的是生活、艺术和画家的眼睛。我并不是一个理论家,多年来,我长期从事教学和绘画,就这样匆匆忙忙过了60多年。今天我结合个人的创作实践,谈一点体会、心得和一些教训,来和大家交流,希望大家能多多提出意见和批评。
生活和艺术这个话题是个比较老的话题了,不是个时髦的题目。有的人也许认为是老生常谈,但是我仍然觉得,不管是文学家也好,音乐家也好,画家也好,生活这个根,是永远不能丢掉的。如果艺术离开了生活,就是个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,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来说更是终生要牢牢记住的。
作为我呢,从50年代,国家和党把我培养成一个画家,我的艺术道路是沿着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的方向,“艺术源于生活,艺术为人民。”就是这样一个理念,从我年轻一直到现在,在脑海里扎的比较深,它已经变成了我思维的一个方式了。任何一个民族,他的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发展。中外历史上有成就的大文学家,音乐家,画家,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,并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而流传百世。除了他们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外,关键是他们的作品都反映了生活,反映了时代、反映了民族精神,因此才有血有肉。例如:关汉卿、曹雪芹、蒲松龄、柴可夫斯基、托尔斯泰……的作品都是如此。
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,首先,要感
讲到这里呢,我就想到了自己的苦难。我5岁的时候,日本人侵略到中国,那时候跟着家人逃难,逃到山东最偏远的地方——鲁西南地区,那个地方是个黄河故道,鬼子一来扫荡,我们就跑,那个时候我很小,抓着大人的衣襟一起跑,子弹在周围不停的扑扑乱响······经历了亡国沦陷,感受过日本帝国主义的杀戮和那动乱不安的生活,当看到
如今这幅画放在中国美术馆,成为我国的国宝。通过这个作品,使我想到生活和艺术的关系,如果
所以
一次,他带着我们去写生,要求我们一天画一幅画,结果我们不到半天就画完了,先生看了以后说,过来我给你们谈谈,然后第一句话就是:“潦草是最大错误,没有比潦草更错误的了,有的人一辈子精力就没有集中过。”
这句话一下子打中了我的要害,感觉先生好像就是说的我一样。他说:“你们这画画的十分不深入,观察也不深入。观察生活要深入到生活里面去,必须经历其中,什么叫聪,聪是耳朵听的清。什么叫明,眼睛看的明,听不清看不明,这辈子怎么能记住?”这是交给我很好的做学问的方法,很好的治学态度啊!山水画家站在那样的高度,画每座山,每条河都是为我中华民族立传,多大胸怀啊!我觉得不管是画什么的画家,都得需要参与社会。
记得古时候的人观察山的时候这样写道:“春山淡冶如笑,夏山苍翠如滴,秋山明净如妆,冬山惨淡如睡”。这种对生活的观察,入木三分。如笑,如滴,如妆,入睡,几个字概括了大自然的变化。多么深刻的观察,我们现在就缺乏对生活的爱和观察。
再举个例子,我们有一年去日本交流,我们去的这个地方是雪舟的故乡,雪舟是明朝时期日本派到中国的留学生,他来到北京,当时的画院,感觉还好,但是他心里的老师还没找到,他就继续往南走,看到中国的山川后,说了一句话,“这才是大唐的文化,这才是我的老师。”生活能给一个外国人如此的感受,并且能感受到大唐的气韵,我们中国的山水画家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这么深刻呢?后来带我们去一个叫天桥立的地方,这个地方是雪舟画过的,看他的画和这个地方。就知道他观察是如此细致入微。所以这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,要是离开这个道路,可能会走些弯路。
下面我谈谈齐
再谈谈画家的眼睛问题。这里的眼睛不是生理上的眼睛,他是一个画家观察生活的一个角度,它是一个形象思维的问题。作为一个画家,用走马观花的态度想立竿见影,下去十天半个月就能拿出不朽之作那是不可能的。同时,画家也不能用作家深入生活时所采用的文学采访方式去体验生活,因为文学作品有它自己的创作规律、自己的表现手法和特点,因此在深入生活的方式上也必然有自己的特点。如果,画家用文学家或者戏剧家的方法去做了,忘掉了使用画家的眼睛去观察,往往是事倍功半。我在这方面是走过弯路的。记得有一次我到胶东半岛深入生活,想画一张抗日战争的历史画——地雷战。下去之前我翻阅了这个县的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许多历史资料,访问了老民兵英雄于化虎、赵守福。听他们讲当年打鬼子的故事,老英雄带着我们跑遍了村周围的山头,访问笔记记了大半本,画了许多头像和速写,脑子里装了不少的故事情节,自己也深深的被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所感动,但当我拿起笔画构图时,又觉得这一切都用不上了。问题出在哪里呢?我诚心诚意的去生活中去,为什么画不出来呢?百思不得其解,难道我做的那些工作都错了吗?也不完全是。
后来我才醒悟到:错在没用画家的眼睛去寻找绘画的语言。
一天,我在村小学前的广场上散步,老英雄赵守福正在给小学生们讲当年如何埋地雷炸鬼子的故事,老赵那布满皱纹的脸和浓密的胡须,以及激动得发亮的眼睛,十分如画。孩子们稚气的脸上显露出惊奇的神情,老少两代人的形象鲜明的对比,有着强烈的精彩的艺术效果,这情景一下子就打动了我,当晚我就画出了《如果敌人从那边来》的草图。第二天拿给老乡看,都说有意思。当这幅完成的作品在全国美展展出时,反应很强烈,各种报刊几乎都刊登了此画。
讲了这么多,一个主要的意思是,一个画家不能用文学家的眼睛去看待生活,就算是笔记记得再多,没用形象思维也不行,光讲故事过程不行。也不能用戏剧家的眼睛去进行美术创作,美术创作它有自己的特点,有自己的形象,不用长篇大论,是反映那一瞬间,通过那一瞬间的定格,把所要刻画的象形表达出来,把情节表达出来。越简单越好,画家就得学会形象思维,不然就会失败。
这就是我讲的画家的眼睛。其实前面的失败后来的成功,说明了一个问题:引起画家冲动的东西,也就是灵感的导火索,常常不是一大篇道理,而是一个动作,一个眼神,或者是田里飘动着的姑娘的红头巾。这些丰富的、感人的生活形象打动了作者,引起他的艺术联想,唤醒了画家往日种种生活的积累,这种积累就是画家全部的思想修养,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。灵感来了,火花亮了,这个时候要紧紧的抓住这可贵的冲动,将他画下来并加以深入。
记得画
接下来我要说说沂蒙山,这个地区的老百姓推着小车,抬着担架跟着解放军走遍了大半个中国,在后方的妇女做军鞋、做军服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永远不能忘记这个沂蒙山区。沂蒙山,应该说是我的一个创作基地。当时我整天和他们融在一起,看到他们洗军衣、做军鞋,《沂水山歌》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。还有《逃亡》也是在这个时期一起完成的。当自身的经历和祖国、人民的经历,你自己的苦难、老百姓的苦难和民族的苦难融到一起了,画这个《逃亡》就升华了,不是个人的问题了,画的是民族的灾难。
过去,我自己有这样的经历,但是一直没有画,当到了沂蒙山听到他们的经历,一下子,灵感的火花碰撞到一起了。《逃亡》、《做军鞋》和《参军图》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。
所以啊,我觉得一个艺术家得注重对生活的储存和积累,要使自己有许许多多的生活的形象,包括人物和景物。当画家在生活某一情况下点燃了创作激情的火花时,便会立即唤起作者的这些生活积累,你所需要的东西也会跃然纸上。这样,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,就能深刻认识到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的道理了。
今天说了这么多,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,艺术离不开生活,艺术离不开人民。作为一个艺术家永远要和人民在一起。
(此文为单应桂教授北大百年讲堂学术讲座实录。整理:宋文君) |